【译文】
来信写道:“聪明睿智真的就是人的本质吗?仁义礼智真的就是人的天性吗?喜怒哀乐真的就是人的情感吗?私欲和客气真的就是一回事还是两回事呢?古代的英才,如张良、董仲舒、黄宪、诸葛亮、王通、韩愈、范仲淹等人,他们的德行和功业都显著,这些都是从他们的良知中发挥出来的,但却不能说他们完全掌握了道,那究竟是什么呢?如果说他们只是因为天生资质好,那么生来就知道且能安然行道的人不是比通过学习才知道且勉强行道的人更强吗?我认为,说这些人对道的理解有所偏颇是可以的,但如果说他们完全不知道道,那恐怕是后来的儒生在崇尚记诵训诂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是这样的吗?还是不是这样的呢?”
关于人性,其实只有一个。仁、义、礼、智,是人性的本质;聪、明、睿、智,是人性的资质;喜、怒、哀、乐,是人性的情感。而私欲和客气,则是人性的遮蔽。由于资质有清有浊,所以情感有过有不及,遮蔽也有深有浅。私欲和客气,其实是一种病痛的两种表现,并不是两回事。张良、黄宪、诸葛亮以及韩愈、范仲淹等人,他们的天生资质都很好,自然在很多地方都与道有暗合之处。虽然不能完全说他们知道学习,完全说他们掌握了道,但他们的学问离道也不远。如果他们能完全知道学习并掌握道,那他们就是伊尹、傅说、周公、召公这样的人了。至于王通,也不能说他不知道学习,他的书中虽然有很多是他徒弟写的,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但大体上还是可以看出他的学问的。只是现在离我们太远,没有确切的证据,不能妄自判断他所达到的境界。